新華網北京2月29日電 29日上午,國務院辦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介紹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 近期網上流傳好幾份退休延遲時間表,請問尹部長,時間表是否屬實?中國為什么要實行延遲退休?去年您提到過,今年還要對這個方案還要公開征求社會意見,進展到什么程度了?延遲退休時間政策什么時間開始實施?您能否透露一下?謝謝。
尹蔚:大家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非常關心,社會上對此也有很多的解讀。我記得我去年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專門就這個問題做過解答,今天我也很愿意再講一些看法。首先,為什么要實行延遲退休年齡,說得比較簡單一點,就是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國家現(xiàn)在法定退休年齡不適應這種發(fā)展形勢的需要。現(xiàn)在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在建國初期,就是60年前制定的,當時的人口預期壽命還非常低,現(xiàn)在已經60年過去了,經濟社會發(fā)展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人口預期壽命大大提高,而且再往后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快。去年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占比已經超過了16%。所以無論是從開發(fā)人力資源,還是保持養(yǎng)老、基金的持續(xù)健康運行,都需要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調整,而且這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發(fā)達國家現(xiàn)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齡都是在60—65歲,甚至更高。所以我覺得,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適應人口老齡化這樣一種大趨勢的背景下進行考慮,這一點經過這幾年的討論,社會共識正在逐漸形成。
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我們有一個基本的考慮。
第一,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我舉個例子,比如五年以后,你是60歲退休,這個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這樣大家便于接受。第二個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這是一點。
第二,區(qū)別對待,分步實施。根據(jù)我們國家現(xiàn)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我們會從實際出發(fā),區(qū)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
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預告。這個方案一旦出來之后,我們會廣泛地征求社會意見,因為這個方案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凝聚社會的共識。
現(xiàn)在已經有了一個方案,但是我們還要按照相關的程序,報經批準以后才能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原來我們說過時間表,今年我們會拿出方案。
1.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今年出臺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問題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會上介紹:“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已經出來了,還要按照相關程序報經批準后才能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今年肯定會拿出方案?!?/span>
2. 延遲退休方案遵循三個原則!
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遵循三個原則,一個是漸進式原則。他舉例說:“5年后你如果是60歲退休,方案實施后,可能是60歲零3個月;另一個人第二年退休,那5年后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span>
其次,尹蔚民指出,國家將會對不同群體,針對其特點制定出區(qū)別對待的延遲退休方案。
同時,尹蔚民表示,凡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都會廣泛征求意見,今年將會公布方案,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3. 今年將正式實施機關事業(yè)單位制度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日前在北京表示,延遲退休方案將在明年正式出臺。出臺后會有五年左右的過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實施。
金維剛是在當天舉行的中國融50人論壇首屆峰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在論壇演講中,他表示,“十三五”時期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推進實施機關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去年改革方案出臺后,還沒有正式實施,今年將會正式實施。
他表示,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建立完善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要實現(xiàn)制度的全覆蓋和法定人群的全覆蓋。實行機關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預計可以把5000萬人納入到這個體系里,包括3800多萬在職和1500多萬退休人員。
4. 人社部:要適度提高法定退休年齡
對于延遲退休政策,金維剛表示,由于目前退休年齡偏低,要適度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實現(xiàn)漸進式的延遲退休年齡的辦法。這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各類群體差異比較大,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考慮到不同群體的情況,在制定政策的時候盡量穩(wěn)妥。
“現(xiàn)在存在著很多復雜的情況,如果簡單用一個政策‘一刀切’的辦法,讓所有人都按照這種方式執(zhí)行,可能會遇到一些矛盾和問題,這方面還是需要一定的彈性” ,金維剛表示,延遲退休涉及到很多因素,不能僅僅考慮基金的收支,還要考慮其他因素,要統(tǒng)籌兼顧。國際上有彈性退休的機制,可以借鑒這方面的經驗。
5. 哪些人受退休年齡最新規(guī)定影響?
如果2022年落地實施,那么以下三個群體將會受到退休新政的影響。
(1)到2022年,小于等于50歲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到2022年,小于等于55歲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到2022年,小于等于60歲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是70后和80后,根據(jù)人社部方案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每年延長幾個月退休年齡,直到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新擬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因此對于90后出生的人來說,到退休時估計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
具體到每個人會工作到何時退休?比如說,如果從2022年起實施延遲退休,每年延遲六個月,按照現(xiàn)行的退休框架(女職工50歲、女干部和男工人55歲、男干部60歲),那么2022年退休年齡將分別是50.5歲、55.5歲和60.5歲。原本在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干半年。以此類推,直到達到新的退休年齡為止。
6. 每年到底延遲幾個月退休?
延遲退休的方向已經確定,具體怎么延遲有很多看點。每年延遲幾個月,那么到底是幾個月,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每年延遲的時間比較長,那么達到新退休年齡的過渡期就會縮短。反之,如果每年延遲的時間比較短,比如兩個月或三個月,那么達到新退休年齡的過渡期就會比較長。
兩種做法各有利弊,對普通大眾來說,過渡時間長的話,適應期相對就要長一些;過渡時間短則適應時間更短,到底如何改,這部分也應考慮民意。
7. 男女是同齡退休還是仍然進行區(qū)分?
除了每年到底延遲幾個月之外,還有一點是延遲到多少歲退休,以及是否延續(xù)現(xiàn)在的男女退休年齡不同的框架。目前,我國男女實行不一樣的退休年齡。但有些國家男女退休年齡一樣,比如美國日本等。實際上,女性的預期壽命一般比男性長,這也是部分人要求男女至少一樣年齡退休的一大原因。
如果男女實行一樣的退休年齡,是統(tǒng)一延遲到60歲還是65歲?如果延長到60,那實際上只是延遲女性和男工人的退休年齡。而如果同步延遲到65歲,對于女性特別是女性工人,這個跨度還是很大的,受影響的人會有很多。如果男女仍然是區(qū)別年齡來退休,這個間隔是不是還是現(xiàn)在的五歲,也值得關注。
8. 養(yǎng)老金待遇是不是會降低?
對于延遲退休,當前公眾關注的焦點還集中于養(yǎng)老金待遇。對此,人社部新聞發(fā)言人李忠表示,2014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當期養(yǎng)老金支出大于基金征繳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養(yǎng)老金待遇水平連續(xù)上調,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效應逐步顯現(xiàn),參保人員中退休人數(shù)增速高于繳費人數(shù);部分地區(qū)撫養(yǎng)比較高,負擔較重。
不過,從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收入支出情況看,2015年前10個月,全國基金總收入超過總支出2100多億元,絕大多數(shù)省份基金累計結余額都超過8個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額,基金運行總體平穩(wěn),能夠確保當期養(yǎng)老保險待遇支付。目前養(yǎng)老保險基金籌資渠道中,財政補助是一個重要方面。對于少數(shù)歷史欠賬較多、基金支付能力較弱的老工業(yè)基地省份,將繼續(xù)加大中央財政補助力度。另外,五中全會的公報中提到要加大國有資本充實基金力度,養(yǎng)老金應該會有保障。
9. 我國現(xiàn)行退休年齡政策
(1)在單位參保,并且從單位辦理退休的:男性,工人和干部的退休時間是相同的,都是60歲退休;女干部,退休年齡是55歲,工人是50歲。
(2)在個體窗口辦理退休的:男性是60歲退休;女性進入個人窗口參保繳費超過3年的,一律按工人辦理退休手續(xù)和待遇,50歲退休。沒有超過3年達到退休年齡的,干部55歲退休,工人50歲退休。
(3)從來沒有工作單位的自由職業(yè)者,直接進入個人窗口參保并且退休的: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